東南亞第一大淡水湖的洞里薩湖,是孕育柬埔寨人的衣食父母。

  這是我們到柬埔寨的第一個行程,觀光客都是乘坐小艇,在洞里薩湖中來來去去,一開始充滿了興奮,但或許經過了印度的衝擊,我反倒覺得柬埔寨貧與富的落差並不大。照片中的母親帶著小孩,只要看到觀光客就立即把船靠過來,兜售香蕉。




  到這裡之前,一直聽說會有很臭的味道,果然靠近湖邊時,有陣陣濃郁的魚腥味,但船在水上行走時,反倒沒聞到什麼味道。洞里薩湖這個名字的由來,有一種說法是說Tonle Sap是來自希臘文「海」的意思,元朝的周達觀到這兒時,管洞里薩湖叫「淡洋」。

  青康藏高原春天雪融之水,流入湄公河,到了金邊之後,水量之大,讓原本是東南流向的洞里薩河,改變水流的方向,轉為流向西北方,向上注入洞里薩湖;再加上五月至十月的印度季風,帶來豐沛的雨量,讓洞里薩湖逐漸漲大成面積為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大湖。到了十一月至隔年的四月,洞里薩湖之水,便往下順著洞里薩河,這時水流的方向轉為往東南方向流,在金邊和湄公河交會之後,續往東南方,經由越南流入大海。



  
  也就是說,在旱季的時候,洞里薩湖反而會縮小為三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積。所以說,要問洞里薩湖有多大、有多深,那真得要看看老天爺的意思! 而柬埔寨人民的日子貧富與否,則是靠洞里薩湖來決定。雨季的時候,碼頭離市區只有9公里;到了旱季的時候,距離就變成17公里,這兒的居民得隨季節的變化常搬家,但洞里薩湖並沒有虧待他們,反而以豐富的漁獲量來作為補償。




  當洞里薩湖水漲時,碼頭離市區只有9公里;可是在旱季的時候,洞里薩湖一縮小,碼頭離市區的距離就變成是17公里遠。而其實所謂的碼頭,也不過是任何可以靠上岸的路邊,因為洞里薩湖就像是一個會隨著季節與自然呼吸的大湖,隨時都在改變她的大小。

  生活在湖邊兩岸的水上人家,住在傳統的水上高腳屋或是漁船裡。越南位於柬埔寨的右邊,因『大湖』與湄公河的流通,越南人要移民到柬埔寨來,並非難事;再加上水上人家原本就是流動戶口,管理非常不易,久而久之,有一部份就聚集成越南村了。要辨別兩村的人,就得看他們頭上所戴的帽子,越南人喜歡戴著傳統帽、或是扁平圓帽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貝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