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陳桂棣 / 春桃 出版社:究竟
出版日:2007.02.27



 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後,全國人民能說一句,他是一個清官,不是貪官,我就很滿意了。
 ——2000年中共總理朱鎔基回答丹麥記者提問
 


  家喻戶曉的包拯,大家習慣稱他為「包公」,生於北宋真宗咸平二年,即西元九九九年。雖為二品小官,卻享千年盛名,每當世風腐敗、小人得志、百姓水深火熱時,大家就會想到他——「包青天」。

  文革期間,合肥一家鋼鐵廠要建一座石灰窯,舉世聞名的包公墓就得搬走,可以說,發生在以批清官海瑞揭開序幕的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」。發掘中,一批文物工作者,冒著風險,憑藉聰明才智和敬業精神,不僅清理出包公的遷葬墓和原葬墓,還發現了包公的「疑塚」、「衣冠塚」,最後把包公一家老小三代人的墓群一個不剩地全都給發掘出來,這在世界的考古史上也屬罕見。

  發掘中非但出土了包公墓誌,還出土了包夫人董氏、長媳崔氏、次子包綬、次媳文氏、長孫包永年六方墓誌,計八千餘字。這些長年被深埋在地下的珍貴的文字,記載了包公前後七代人的婚嫁喪葬、任職政績;特別是包公墓誌那洋洋灑灑三千多字,幾乎是《宋史》中〈包拯傳〉文字的三倍,這是包公辭世九百多年以來,唯一被發現,最全面、最豐富也是最真實的文獻資料。

  古代因為資訊不流通,加上戰亂流離與朝代更換,歷史上流傳的事蹟,甚至於連包氏家譜記載中都出現謬誤,有些事情其實真正的真相永遠都沒有人知道。

  包公有過三個女人,原配「張氏」去世後,再來續妻「董氏」,還有一個「媵孫氏」,四個孩子中,長子早夭,後來的子孫中,大多也都是妻子早死,孩子很多會夭折,我想可能是古代醫藥不發達,所以女人一旦生產就容易死亡,小孩也養不大,才會經常早夭。族譜或家譜中只會有男丁的名字,女人的名字是不會列在上面的,辛苦了一生之後墓誌銘留下的僅有一個「張氏」或「李氏」,連名字都沒辦法刻上去,生為古代女人不但沒地位又早死,命運相當悲慘。


  更多的文學分享請點我。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bassl&category_id=842519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貝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