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何修仁 出版社:閱讀地球
出版日:2006.12.18
旅行的快樂是從決定目的地開始,我的習慣都是決定了地點之後就會開始做點功課,研究一下歷史人文與好玩好吃的東西,好處之一是可以趁導遊在講解的時候,偷偷去拍照,通常這時候拍到的風景都不會有閒雜人等。
名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吳哥窟,由高棉人在千年前所建,其優雅美麗的建築風格,和其供奉的神祇,以及流傳民間的神話與傳說,均受到印度文化影響。
當時的君王捨棄吳哥,改金邊為首都,棄城之後,或許有一天經由小鳥帶來樹木的種子,種子發芽了,樹木的根延伸至石塊上方與牆垣和縫隙,終於淹沒在叢林裡。
其實在去印度之前,我們本來是決定要去吳哥窟的,但當時並沒有高雄出團的行程,於是改變地點,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吳哥的建築與廟宇,因為很多融入了印度教的神話與風格,反而倍覺親切,這應該也是上天安排的吧!
有一個有名的中國元朝人,周達觀寫了一本書”真臘風土記”,成為目前唯一的一本記錄古代吳哥的書,書中有描寫吳哥城的景象:州城周圍可二十里,有五門,門各兩重,惟東向開二門,餘向皆一門。城之外巨濠,濠之上通衢大道,橋之兩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,如石將軍之狀,甚巨而獰,五門皆相似。
全站熱搜